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国关工委成立30周年大会精神,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教党〔2021〕34号)、《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发挥五老队伍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作用的意见》有关规定,以及江苏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苏委教〔2021〕15号)、《关于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苏委教〔2019〕1号)和《关于完善和落实“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的意见》(苏组通〔2019〕39号)相关要求,现就加强新时代学校关工委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认识
1、关工委工作是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主要举措。教育部党组在《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教党〔2021〕34号)中明确提出:“成立关工委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性安排,是党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到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中,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工委积极配合学校在加强青年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师生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做好关工委工作是学校党政份内之责。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教党(2009)20号)中明确指出:“教育系统关工委是在同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在职同志参加的工作机构。以现职党政领导为主导,提出工作任务,以老同志为工作主体,开展工作。” 教育部党组在《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教党〔2021〕34号)中也明确提出:“学校党组织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办公室、组织、宣传、学工、思政、教务、财务、人事、离退休等相关部门为关工委委员单位,着力构建联合行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关工委委员单位职责,将委员单位助力关工委工作纳入工作职责及目标考核。推动关工委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加强联合,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因此,做好关工委工作是学校的本职工作、职能部门的份内之事。
3、充分认识到“五老”队伍是学校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教育部党组在《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教党〔2021〕34号)中明确提出:关工委老同志具有“理想信念坚定、经历阅历丰富、专业造诣深厚、师德师风高尚、悉心关爱学生、深受学生尊重的独特优势”。学校党组织要根据新时代“五老”队伍的新特点新变化,积极组织发动、典型带动、奖励促动等方法,动员更多有热情、有能力、有干劲的“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结构合理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
二、进一步推动、细化新时代关工委工作落地生根
1、学校层面要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好顶层设计。要将关工委工作全面融入学校的党建工作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全面融入学校的德育教育规划、思想政治教育规划之中,全面融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业或课程建设规划之中,全面融入学校党政的年度工作要点、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全面融入干部培训计划、思政骨干队伍培训计划之中,做到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考评。二是抓好制度建设。要建立关工委的工作组织建设机制,完善关工委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制度,适时做好关工委领导班子的调整,落实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兼任主任的要求。建立关工委的工作领导机制,完善党政领导班子议事制度,落实每学期至少1次专题研讨关工委工作的要求。建立关工委的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关工委驻会办公制度,落实关工委联席会议通报工作的要求。建立关工委的工作考评机制,完善委员单位和二级关工委年度目标与学校教育教学年度同步考核表彰的要求。建立关工委的工作务虚机制,完善关工委的工作研讨、专题调研和理论研究制度,落实每年至少完成一项(篇)专题调研研究的要求。三是抓好组织落实。要通过党政会议做到对关工委工作有专题研究部署、有专项检查推进。
2、发挥委员单位关键作用。一是抓好工作谋划。要结合本部门的岗位职责,以及需要完成的年度目标任务,充分考虑老同志的特点和资源优势,认真谋划年度工作计划工作安排,提出、开展适合老同志特点的工作任务。要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安排,关工委秘书处要牵头负责或配合分管领导做好关工委的协调和相关专题调研工作。二是抓好组织实施。由党委宣传部牵头负责组建以老同志为主体的不少于10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师团,要加强与关工委秘书处、二级关工委的沟通,组织老同志开展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宣讲活动每年不少于10场。各委员单位要积极为老同志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强化服务,努力解决关工委开展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活动得到及时开展,各项任务得到圆满完成,并做好各项任务和活动完成情况的考核总结。三是抓好工作创新。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手段,积极探索让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工委工作新举措,努力拓展关工委的工作平台不少于5。
3、发挥二级学院主体作用。一是精准对接。要积极做好与关工委秘书处的对接,全面落实学校关工委提出的工作任务,积极做好与职能处室的对接,全力配合完成每一项具体活动。要积极做好与本学院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对接,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要积极做好与重要节庆活动的对接,及时有效开展相关活动。要积极做好与青年师生特定需求的对接,建立具有本院特点的青年师生“需求菜单”和校内外老同志“资源菜单”对接的“双菜单”制。二是提升成效。二级学院的领导班子要积极支持二级关工委开展工作,努力拓展校友等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开展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帮扶工作。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要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做好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和推进。二级关工委要主动作为、积极协调、精心策划、强化实施,做到在人员选择上优化、在内容准备上优化、在实施方式上优化。二级学院团学组织要在具体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上,积极作为,强化组织实施,突出针对性,提升有效性。三是凝炼特色。要在全面完成关工委各项工作、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认真总结提炼形成本学院的“一院一特”或“一院一品”。做到既要在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也要在覆盖面、影响力上下功夫,更要在经验总结、理论探讨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活动开展持之以恒、工作经验得到分享、组织模式可以复制、理论研究具有价值。
三、进一步强化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保障机制
1、不断强化队伍建设。要根据“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关工委队伍建设要求,一是要通过广泛动员,提高有条件老同志参与率达到60% 以上,有能力的工作骨干达到20%以上。二是要将关工委领导班子的学习教育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学习教育统筹安排。三是要落实每年至少一次开展二级关工委成员集中培训的要求,采取学习培训、专题报告、参观考察、理论研讨、总结交流等方式,努力提高关工委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对青年师生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2、不断强化工作保障。一是要重视关工委日常办事机构(秘书处)建设,选配服务意识强、热心关工委事业、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在职人员不少于2名。二是要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办公场所和必备设施,根据工作和学习需要适量订阅相关报刊和图书资料。三是要建立关工委工作经费增长机制,完善经费预算制度,确保在原有指标的基础上有明显增加。四是要落实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提出坚持驻会原则上不少于4人的办公制度。对因工作需要并经党委批准的驻会关工委领导和人员,其相关人员由学校按规定给予必要的交通(交通补贴每月500元)、通讯(开通学校固定电话)、误餐(每月300元)等补助。五是要对经关工委批准,为学生作报告、讲党课和参与教师培训等老同志,参照学校相关规定和标准予以补贴。六是要完善学校看望慰问相关规定,对担负关工委工作又表现突出的骨干、先进典型和生活困难对象,在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或生病住院时,适时进行走访探望慰问。
3、不断强化表彰激励。一是要完善学校关工委评比表彰相关规定,将关工委工作的评比表彰与学校相关政策衔接,做到同等待遇、同步进行,每年评选先进个人3-4人、先进集体2-3个。二是要结合学校年度绩效考核工作,参加党委组织部牵头的各类党建项目申报和建设和评选、党建品牌建设、党建课题申报和研究等。三是由党委办公室牵头、多部门参与,适时(原则上每2年一次)开展 “特色活动项目”或“品牌活动项目”的评选。四是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利用校刊和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关工委工作典型,大力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和“五老”事迹,使老同志深切感受到学校各级党组组织的温暖,努力营造“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的良好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
附件:关工委驻会人员名单
2021年9月6日
附件:
关工委驻会人员名单
驻会人员名单:张春(常务副主任)蒋超五(副主任)
郭富忠(秘书长)蔡振华
2021年9月6日